据全国制锁行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智能门锁行业及市场调研报告》,未来的5——10年内,我国智能门锁总需求量将超过3000万套,行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今年上半年,智能锁的销量稳步上升,同比增长50%左右,面临突破千亿大关越来越近。
与此同时,智能锁行业内的竞争愈演愈烈,3000多个品牌加入市场争夺混战,与早年间的手机市场的发展路径相似,这意味着,最终市场将由行业内的头部品牌占据。智能锁行业品牌由多个品牌组成,以下是为部分头部品牌,跨界品牌如海康威视、三星、创维、海尔;专业传统锁具转型品牌如摩力、顶固、汇泰龙、雅洁;智能锁品牌如德施曼、耶鲁、凯迪仕、亚太天能;互联网品牌如云丁、果加、绿米、优点等。
在权利的游戏中,出身低微却极具野心,手段高明的反派角色“小指头”说过一句话:“混乱是阶梯。”在混乱中如果找准机会,极有可能迎来平步青云。这句话套用到现在的智能锁行业,便能理解当下的行业现状。
目前,还没有哪一家品牌能胸有成竹的称,自己坐上了智能锁行业中的“铁王座”,当人人都觉得自己有机会时,激烈的竞争在所难免,但市场究竟会“优胜劣汰”还是“劣币驱逐良币”,情况还不明朗。
目前来看,智能锁的未来市场是有的,但很明显,行业内的火热程度甚于市场反应,品牌争相自吹自擂,激进的扩张模式,铺天盖地的广告已是司空见惯的常规操作。致使许多有意进入智能锁行业人士,表示“看不懂”。形成一个怪循环,品牌之间,越乱越要搭建阶梯,梯子太多,局外人就越看不懂,这种“看不懂”催发企业更努力的露脸,签约代言人、广告轰炸等大动作,都是为了“被看到”。
如今,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获取客户的成本越来越高,流量红利不复。无疑,智能锁品牌想要“被看到”的成本同样高企,高成本获取来的流量,如果没有有效利用起来,对企业与消费者都是伤害。当企业经营成本变高,为了保证盈利,要么提高产品售价,要么降低生产成本,这两者都与“以为客户提供价值服务换取合理利润”的营销观念相悖。
摩力智能科技于1998年创立,总部位于工业产值第一的广东省,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智能锁制造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摩力于广东工业重镇中山设厂, 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采用精益生产方式,对品质进行严格要求,开启了自主研发的进程。公司拥有80余项行业专利,自主研发的初代电子锁及专利锁体一经面世,便受到市场广泛认可,被应用于城镇住宅、酒店公寓、企业办公等众多领域,成为门锁领域技术创新型代表企业。
面对如今的行业现状,摩力负责人表示:“我们在智能锁行业已积累多年生产研发经验,可即便如此,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我们发现用户越来越难看到我们,我们也无法直接接触的消费者,原因除了露脸的成本太高、行业竞争局面混乱之外,本质上还是因为没有找到核心商业模式。”
“在这种营商环境中,潜心研发、专注品质的企业少之又少,不到1%,摩力要坚持做那1%,我们的企业已有21年的历史,如果不从长远出发去经营,一定走不到今天。目前,摩力还在做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做有品质的智能锁,给选择卖我们产品的代理人、给我们的消费者坚定的信心,让他们知道, 用心做的产品是经得起市场和时间考验的。”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