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焦点娱乐资讯 >

焦点娱乐资讯

华为发布智能门锁SE猫眼版 推动智慧家庭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速落地,智能化浪潮奔涌。在智能化场景中,“开锁”这个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概念,在智能门锁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9月6日,华为Mate50系列及全场景新品秋季发布会上,华为门锁家族迎来“新成员”——华为智能门锁SE 猫眼版,其拥有双引擎AI指纹解锁、HarmonyOS分布式可视猫眼以及金融级安全守护等功能特点,凭借着这些实用且可靠的功能,华为智能门锁SE猫眼版有望点燃智能门锁市场的消费热情。

  传统的门锁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智能门锁相当于把无形的生物钥匙带在身上,配备猫眼功能的智能门锁还可以充当安防摄像头。GfK调研数据显示,高达62%的中国消费者有意愿购买智能门锁,位居智能家居品类第一名,其购买意愿度可与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相媲美。

  消费者最关注智能门锁的哪些性能?调研显示,消费者购买智能门锁的TOP3驱动因素分别是便捷、安全和智能,这也是智能门锁相比传统机械锁的最大优势所在。在未来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中,智能门锁有望提供更安全、更方便的使用体验并成为智能家居生态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家庭智能安防领域的核心单品之一。

  近几年,中国智能门锁的产销量均实现稳健增长。据预测,未来智能门锁市场渗透率将持续增加, 到2025年中国智能门锁行业规模预计将会达到100亿美金。

  可以说,全场景智慧生活中,智能门锁发挥着“基础设施”般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智能门锁行业的标准较为混乱,标准要求普遍不高,造成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大了消费者的购买顾虑和使用障碍。

  而华为依靠自身质量体系的优势,努力推动行业制定高规格、严要求的市场标准,从而为消费者带来真正有价值、能够放心使用的智能门锁产品。华为入局智能门锁市场,也有效提升了智能门锁行业关注度和消费者关注度,带动智能门锁行业实现销量增长。

  创新是智能门锁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一款优秀的智能门锁,从设计、研发、生产到检测和最后流向市场,都需要企业大量的研发投入。小小的智能门锁,体现的却是一家企业是否拥有强大的创新实力。

  譬如,智能门锁相关的生物识别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华为在手机上早已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而这些已经取得市场成功并验证的技术几乎都可以完美适配到智能门锁上。与此同时华为也是业界唯一一家智能手机和智能门锁相关算法完全自主研发的公司。可见华为无论在科技创新还是技术储备方面都拥有强大实力。

  也正是因此,本次发布的华为智能门锁SE 猫眼版,有着看家解锁、面面俱到的强大实力。其中,HarmonyOS分布式可视猫眼是最核心的差异化功能之一,消费者可通过鸿蒙分布式可视猫眼,实现门外动态,哪都能看。

  当你一个人独自在家或者不方便开门时,利用该功能你便可以在例如手机、平板等设备上实时查看门外状况,在访客到来时实现远程可视对讲等操作。而当你外出时,HarmonyOS分布式可视猫眼还将肩负起安防摄像头的职责,对门外的异常逗留等行为主动分辨记录并提醒。

  市面上一般的门锁,通常只能透过电子猫眼看到一个超大的人像,而镜头两边的人像经常出现扭曲和模糊的情况,背后还有没有人根本看不到,而华为智能门锁SE猫眼版拥有监控级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图像处理器),配合150°超广角和畸变矫正算法,有效消除噪点和边缘畸变,还原门外真实场景及人像,极大避免了常规猫眼摄像头还原门外画面不真实的痛点。

  此外,华为智能门锁SE猫眼版还配备了PIR(Passive InfraRed,被动红外探测器)探测器,配合AI监测技术,可实现门外有人正常路过不误拍、不误扰,门外异常逗留情况智能抓拍。

  而华为智能门锁SE 猫眼版的双引擎AI指纹解锁功能也非常实用,据悉,该产品使用1 TOPS超高算力的AI芯片结合华为Mate50手机同源的AI动态学习算法引擎,指纹解锁速度超快。另一方面则通过内置的深度超分引擎,无惧各类复杂指纹,手部即使出现出汗脱皮等情况也可顺利解锁,老人小孩都好用。

  未来,在HarmonyOS的加持下,相信华为智能门锁将在“1+8+N”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态中肩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职责。通过强大的鸿蒙系统,华为智能门锁SE猫眼版同样可以实现无缝联动华为全屋智能旗下的其他智能终端产品,实现开门亮灯、离家保护等场景的智能操作,为用户打造更加全面,更加智慧的家庭安防体验。

  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

  2023年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于9月1日至5日举行,始于1924年的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今年迎来了99岁生日。历史上,爱因斯坦曾是该展会的热心观众,许多当年炙手可热的德国电子消费品牌如根德、德律风根也成名于此。

  本次发现的角龙类恐龙化石体长约1米,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化石修复团队负责人、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张福成介绍,一般认为角龙类恐龙演化由原始到成熟过程中,头上逐渐出现大型角等头饰,行走方式也从两足转向四足。

  本次科学考察是党的二十大后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首次北冰洋科学考察活动,也是我国科考船第一次抵达北极点区域开展综合调查。

  北京时间9月7日02时1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中国高铁“出海”迎来里程碑时刻!9月7日,随着一列融合印尼本土文化的红色和银色涂装、配有印尼国宝级动物科莫多龙抽象纹理图案的动车组上线

  这项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完成,相关论文已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但是,由于技术上对单原子比特操控能力仍然不足、光晶格相位漂移较大、缺乏多原子纠缠判定的有效方法,进一步连接纠缠对和测控多原子纠缠态遇到了瓶颈问题。

  优先推荐包括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6至59月龄儿童及其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9月6日,在四川省泸州市冯湾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第一组500米长的钢轨稳稳落下,渝昆高铁川渝段全面进入铺轨阶段。渝昆高铁是全国铁路网“八纵八横”主通道之一的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

  此次跨洋中脊海洋电磁法联合探测作业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实验6”执行。

  氧28是中子数极多的原子核,它将成为研究超过中子滴线的极限原子核的结构时重要的理论基准,也将有助探索高密度天体中子星的结构。

  如今,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创新拓展了卫星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攻克了超高层建筑高精度施工难题。

  “项目实现有效申报,对我们企业的科技研发帮助太大了!”日前,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星火智能制造公司总经理高书征在今年泰山创业人才项目实现有效申报后高兴地说。

  作为本届服贸会重要的科技板块,首钢园区的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以“数字技术 赋能未来”为主题,布局了通信和数字技术、元宇宙应用两大主题馆。

  展望未来,香港特区会继续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深圳携手并肩,协同推动合作区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将合作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的创新平台。

  北京时间2023年9月5日17时34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及附近海域使用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将天启星座21星至24星共4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中国已形成规范化、定量化的空间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空间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期圆满完成了第六次国际值班任务。

  长沙聚焦国家所需、发展所向、自身所能,创造性地将视野与格局放在了“全球”。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邀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相关科学元器件实物和原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