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打包卖给了美团,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现金离场。身价从15万涨到15亿,这个奇女子仅3年便实现了财富自由。同年ofo小黄车却因经营不善宣布破产,创始人戴威负债20亿,被限制高消费,成为名副其实的“老赖”。
曾经叱咤风云的共享单车两巨头,在时代变换下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结果。摩拜和ofo是如何起家做大的?他们又是如何走到如今局面的呢?
ofo的创始人戴威出身富裕家庭,父亲是某国企一把手。从小衣食无忧、教育环境优越的他,高考时顺利进入北大,并靠着外向性格以及出色的沟通交流技巧,拿下了校学生会主席的名头。
这位出身不俗的富家公子,并没有完全享受父荫的打算,一直都在想办法证明自己。本科毕业后,他便去青海支教一年,回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在这个时期,也就是2014年,他创立了ofo小黄车。
当时戴威的上一个创业项目旅行单车计划失败,投资全部打水漂,急需回血。在学长的帮助下,戴威开始共享单车的项目,从校园内部开始做起。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当时的戴威十分窘迫,连先期投入的单车费用都无法支付。所以他就利用前学生会主席的名头,向北大学弟学妹们写下了一封的公开信,呼吁师生将自己的单车贡献出来,这才解决了资金困境。
随着项目迈入正轨,戴威想要扩张地盘,在北京的其他高校内部复制共享单车生意。苦于资金不足,这个计划一直没能成功,后来接到唯猎资本的天使投资,有了继续发展的资金,他才在多所高校完成布局,先拔头筹。
不过戴威自身性格有着明显的弱点,他太过极端。因为没有社会经验,所以他很容易会陷入别人的语言陷阱中。再加上固执己见,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所以戴威的ofo在有了一定声势之后就开始受到阻碍,发展前景铺上了一层阴霾。
投资人要求戴威继续向外扩张,拿下社会面的市场,而不是仅限于大学校园。戴威却坚持立足学校,不愿意主动出击,错过了黄金发展时期的广大市场,以至于丢失领先地位,甚至和后来的摩拜相比还有所落后。
等到戴威终于同意出击的时候,摩拜已经攻城略地5个月了,ofo想要跟上必须付出代价,于是惨烈的价格战开始了。仅仅2016年一年,ofo就获得了4次融资,总数目2亿美元。正是在这股银弹攻势下,ofo才逐渐拉回和摩拜的差距,两者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年是ofo前景最好的时候,广阔的蓝海正在戴威眼前,只需要他轻轻一碰就可以触摸到。
这种独断专行的做法,当然会引起“金主爸爸”的不满,所以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的ofo也就陷入了停顿期,再次和摩拜拉开了差距。
此时戴威还在幻想能够翻身,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甚至打出了战斗到底的口号,希望靠这种精神麻痹来度过眼前的失利局面。戴威的做法失败了,并没有起死回生,反而一退再退,宣布破产,用户退押金的时间排到了100年之后,他本人也负债20亿,黯然离场。
和出身富贵的戴威不同,胡玮炜的家庭很普通。她从小到大也是和其他普通女孩一样上学工作,和同龄人比起来毫无出众之处。
不过即便如此,胡玮炜的志向依旧不小,她对于自己的生活不满足,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女人。
由于工作的原因,胡玮炜结识了很多科技圈的大佬,对汽车新闻方面很有发言权,所以她的方向也就放在了这一领域。2014年年初,胡玮炜突然辞职,拿出攒了多年的积蓄创业,在北京成立了“极客汽车新媒体”,开始自己当老板。
胡玮炜最初的想法是干老本行,从她给公司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但是后来在和其他大佬聊天的时候,胡玮炜发现了共享单车的新蓝海。与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交流之后,两人联合创办摩拜单车,开始了全新的旅程。
那个时候ofo已经开始在北京高校兴起,摩拜实际上已经完全处于落后地步。而且ofo就是运用最普通的单车进行共享,胡玮炜则要做到最好
无奈之下胡玮炜只能向资本求救,另外拉人入场才凑够了第一批计划投入的单车,正式在上海地区投放。这还没有结束,单车投放的管理问题,以及后续的成本处理问题,这些都让胡玮炜头皮发麻。
之后就是摩拜和ofo的烧钱大战,这场资本盛宴没有胜利者,两方都以惨败而告终。
从2017年开始,七彩虹自行车等“”纷纷退场,小蓝单车、悟空单车等等也全部破产,舞台中央只剩下摩拜和ofo两家争夺最后的胜利果实。直到2018年4月4日,摩拜也支撑不住了。美团以185亿元全资收购摩拜,胡玮炜按照股份获得了15亿元,安全离场。
两家共享单车品牌棋逢对手,在资本的推动下进行了血腥而残酷的拼杀,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笑谈。
而且摩拜全面布局较早,在很多城市都开花结果,比ofo先行一步,获得了先发优势。
转折发生在腾讯旗下的资本想要ofo创始人戴威走出校园,向城市扩展。可刚愎自用的戴威三次拒绝,于是腾讯资本转而投资摩拜,直接投敌。
有了腾讯的支持,摩拜越战越勇,ofo只能找滴滴接盘,两方的恶斗升级,在全方位进行明火执仗的竞争。
逐渐的那些大型资本也撑不住了,开始推进ofo和摩拜这两家头部企业的合并,停止战争。
摩拜那边也不好受,之前的价格战打得太投入,公司根本无法盈利,每天都在亏损,全靠背后的资本支撑。
同时蓄谋已久的阿里系开始收割战场,他们很早就准备了哈罗单车这个杀器,在ofo和摩拜两败俱伤的时候,生力军下场摘果子,又是资本家获得了胜利。那一边的ofo宣布破产,公司欠债数十亿,根本无力偿还。摩拜也召开股东大会,宣布卖身给美团,帮助王兴上市。
面临绝境时的不同选择,促成了两位创始人的不同结局。ofo创始人戴威不甘心卖出公司,选择坚持到最后一刻。求仁得仁之下,ofo负债累累,他本人也被限制高消费,成为了有劣迹的“老赖”。
胡玮炜则不同,她是一个普通人,早些年在社会上打拼,十分成熟圆滑,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有较为成熟的价值观。胡玮炜靠着惊人的商业嗅觉获得资本的青睐,然后在危机爆发前离开,合理规避商业风险,这就是她能够火中取栗的重要原因。
其实共享单车的失败是有迹可循的,根据对国内市场的精准判断,企业一年的营收总额在600亿元
可是在共享经济被提出之后,互联网热潮兴起,资本开始盲目地捧吹,造成了先期共享单车行业的虚假繁荣
种种因素下,共享概念被炒作数年,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让共享单车变成现实。但是资本入场之后,改变了其原本的功能和理念,使得共享单车变成了挣钱的工具。潮水退去,只留下一片狼藉的单车市场,以及存在记忆里的当年盛况。
如今的胡玮炜用这笔钱投资了一家新公司,开展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业务。虽然没有摩拜那么成功,但也是一笔良好的资产,最近还有向国外发展的趋势,十分不错。面对机遇和选择时,我们应该学习胡玮炜的做法,脚踏实地、敢想敢干、敢舍敢得。机遇横在,也许下个成功者就是你!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